劳动法诊所的一天

西安新闻网
01/15/2008

我省首个劳动法诊所开业,这是全国第一家在高校中独立设立的劳动法诊所,其未来发展走势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7月2日中午九点半左右,律师刘陆训顶着一头的汗,睁着略显疲惫的眼睛,走进位于西北政法大学南校区教学楼五楼的劳动法诊所。诊所里,已经有三个学生在接听咨询热线,并详细地记录着。

刘陆训是这家由国际劳工权益基金会(ILRF)资助,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创办的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与劳工法律服务机构的专职律师。

于今年4月份启动的西北政法大学劳动法诊所,由《劳动合同法》草案组成员之一、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谢德成担任负责人,并招聘了专职律师及一批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优秀学生,奉承着"探究理念、创新方法、服务劳工、培养人才"的宗旨,通过案例研讨教学、劳工权益纠纷代理、劳工咨询等形式,实现服务劳工,培养人才的目的。

对此,劳动法诊所的负责人,西北政法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主任谢德成说,诊所要为劳动者维权,同时培养学生,培养他们公正正义的理念。

问诊与教学的结合

刘陆训刚刚端起学生为他倒的水,前一天电话预约的咨询者就上门了。那是三个来自宁强的中年人,为自己晚辈的事情而来。他们所说的晚辈叫王吉圣。王吉圣从西安外事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市内一家企业,在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受到工伤。

三个中年人为此事已经三访劳动法诊所。刘律师也表示,这个案例相对复杂一些,不过,他们已经组织专家进行了研讨。当他将专家讨论的最终结果告知对方后,中年人为了表示感激,执意提出要请刘律师吃饭。但刘陆训比他们更"固执",他执意不肯,甚至搬出了"职业纪律",对方才罢休。

2007年底,在劳动法诊所诞生之初,资助方国际劳工权益基金会就联合西北政法大学,严格制定了各项执行规定。

据了解,劳动法诊所实行"教师-律师-学生三位一体,咨询-讨论-代理相互融通"的运作模式,即由西北政法大学专职劳动法教师、专家和专职劳工维权律师指导学生倾力为广大劳工提供优质、免费的法律服务。

"主要就是向劳工普及劳动法律知识;以电话、网络、面谈等形式,向劳工进行劳动争议案件的咨询;接受劳工委托,担任其劳动争议仲裁、诉讼案件的代理人。"刘陆训介绍。

第二批现场咨询者开始咨询的同时,诊所内的学生也在马不停蹄地忙碌着。记者采访时,7月2日刚刚拿到学士学位证的张蓓蕾正偏着头,将电话夹在头与肩膀之间,一边仔细向咨询者解答,一边飞快挥舞着手中的笔,沙沙地在纸上写着什么。

"对于一般的案例,我们能解答就直接解答。复杂一点的就转交给老师。"张蓓蕾说,诊所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她的业务能力,为她以后做律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也正是劳动法诊所设立的原因之一。该诊所项目负责人谢德成表示,基金会之所以最终决定资助这个诊所,正是因为他们提出的对学生进行劳动法的培训和诊所式教育等的概念,吸引了他们。"我们最终的目标也是加强劳动法的操作能力,并培养出操作能力强的学生。"

12点20分,劳动法诊所上午的工作终于结束。简单吃过饭后,刘陆训前往学校的一间休息室休息,他笑着解释说:"昨天忙了一天,昨晚也没休息好。今天如果不午休,下午脑子就转不快了。"

不赚钱的苦差事

诊所下午是2:30分上班,不到2点,刘陆训就精神抖擞地走了进来。不过,略微凌乱的头发,还是隐隐透露出疲惫。

"在这里我根本就脱不开身,一周的时间几乎都耗在这里。"刘陆训无奈地表示。作为律师,都是靠时间吃饭。自从在诊所工作后,他就推了很多案子。

3点35分,下午第一位咨询者敲门进来,说自己是从报纸上看到了劳动法诊所,慕名前来求助。刘律师耐心地听完当事人的叙述,并仔细询问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最终,给对方提供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

第一位咨询者前脚刚走,第二位咨询者就推门而入。刘陆训只好抱歉地让对方稍等,他需要去趟卫生间。

等到解决完下午第四批咨询者的时候,已经到了17时10分,再过20分钟,诊所就该下班了。一个气喘吁吁的中年男人却推开了诊所的门,刘律师和他的学生都认识这个人,他是一个复杂案例当事人的丈夫。刘律师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他们又不能按时下班了。

其实,自从诊所开业第一天起,他们就很少按时下班。"有时候晚上八九点了,我们还在接待咨询者。他们都是有困难的人,我们又怎么忍心拒绝。"娇小的张蓓蕾丝毫没有因超强度的工作量而抱怨什么。

但让刘陆训无奈的是,很多时候,时间都浪费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上,"有的咨询者甚至把这里当成解决疑难杂症的地方,什么问题都问,搞得我们很无奈。"

7月2日下午,有位咨询者占用了刘陆训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反复问一些已经得到答复的问题,刘陆训只好一遍遍给他解答。

"现在诊所只进行咨询,还没有代理过案子,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咨询者提供咨询服务。"刘陆训坦言,有时候也会为现在的工作感到迷茫,"生存问题总是要考虑的。"

"还好,诊所也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对《劳动合同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解决这类案件的方法。这对我个人也是一种提升。"

工作了一天,刘陆训的嗓子都快哑了,他斜倚在椅子上,声音低低地说,最近工作量越来越大,感觉很累。其实不需他说,他的眼神和表情,无不透露出他的疲惫。

但比自己的疲惫更让他担心的是诊所的前景。

劳动法诊所生存与发展的探究

据介绍,国际劳工权益基金会对劳动法诊所的资助期为两年,两年间视其发展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资助。

"他们制定了一个考核标准,比如一年必须代理15个案子。"谢德成表示,考核是对他们工作质量的一个评估,他并不担心。但为了诊所的可持续性发展,他们还是会尽力将各项工作做到最好,以争取基金会继续支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劳动法诊所就只靠基金会,"如果两年后基金会终止资助,我们就自己拉赞助。"

事实上,此前已有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提出资助要求,但考虑到资助方多了会对案件的审理和诊所的管理带来不便,谢德成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即便没有基金会和资助方,劳动法诊所还有自己的娘家人--西北政法大学。"学校会在办公设施等方面给予我们支持。"

谢德成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基金会停止资助,诊所继续施行也不成问题。

据了解,目前,诊所的资金是由基金会一年分两次拨付。对于资金的筹集、发放环节,基金会管理得非常严格。

虽然是全国第一家在高校中独立设立的劳动法诊所,但谢德成对西北政法大学劳动法诊所的作用却并未高估。他认为:"劳动法诊所在维护劳工权益时,主要的作用是补充工会的职能。"

而西安市总工会原法律部部长许宏建的观点却不同。他认为,劳动法诊所的设立是在向其他法律成熟的国家学习,推及《劳动合同法》。而且,劳动法诊所更是站在学术性的角度上,进行市场经济运作。

"最实际的,劳动法诊所加强了劳动法学习过程,在这里老师带领学生实践,并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有很大帮助。"

两人的另一个争议点则是针对劳动法诊所的未来发展走势。

谢德成坚信,劳动法诊所的前景一定比律师事务所好。"首先我们免费提供咨询;其次,我们还对劳动者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当然这也是根据案件进行帮助;再者,以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都会了解《劳动合同法》,就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咨询。"

"从我们开业到今天,已经有100多人到现场来咨询了。"此外,谢德成还透露,目前,诊所正准备代理两个案件。

作为法学和经济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许宏建表示,究竟劳动法诊所的能力有多大,它能发展到哪一步,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同时他也建议诊所,可以试着与西安市各级工会、劳动部门、信访部门加强接纳劳动咨询帮助的横向联系。甚至与法庭取得联系,协助办案,或是多参与调解。"这有助于树立诊所的形象,打开影响力。"(文/本报记者 高萍 图/窦翊明)